IT88户外光学
 
  ||  夜视仪  ||  专业夜视仪  ||  红外热像仪  ||  激光测距仪  ||  双筒望远镜  ||  数码望远镜  ||  单筒观察镜  ||  天文望远镜  || 
所在位置:首页 > 天文望远镜 知识 > 天文摄影

请问天文摄影的技巧?

1.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5 08:05:44
一、天文摄影的内在要求:
  1.身体健康:天文摄影都在夜间进行(太阳除外),而且要长时间熬夜,身体不好可会受不了的。
  2.满腔热血:天文摄影是一种长时间的等待,成功比率又不高,所以没有满腔热血可提不起劲来。
 二、天文摄影的外在要求:
  1.懂得地理:天文摄影是很挑环境的,所以要能够知道怎样的环境才是适合天文摄影的。
  2.会看风水:除了环境之外,天文摄影也很挑天气。要学会判断大气的稳定度及透明度。
  3.钱包鼓鼓:天文摄影的器材都不便宜,『囊中羞涩』的话就玩不起来了。
 

天文摄影的种类与器材
  对业余天文同好而言,天文摄影可以分成:固定摄影、追踪摄影及放大摄影三种。现将这三种摄影法所需的器材表列如下:
  固定摄影:单反相机,可交换的镜头,三脚架,快门线.
  追踪摄影:赤道仪,望远镜或相机镜头,单反相机,快门线,导星装置.
  放大摄影:赤道仪,望远镜,放大摄影装置,放大摄影目镜,相机接环,单反相机,快门线.
  基本上,这些器材并不限厂牌或等级,但还是以高级型比较好。另外如前所述,天文摄影都是在夜间进行,所以有些个人装备是很必需的:
  个人装备:羽毛衣,羽毛裤,防寒头套、手套、鞋袜,头灯.
  望远镜装备:电源(电池),纪录纸,怀炉或除雾电热线,定时闹钟.
  最后需要的是一部车。天文摄影的设备都是精密机器,都需要小心呵护,而且赤道仪不但贵,而且又重,如果是利用公共运输系统来搬运,实在非常不方便,久了也怕会对这些「贵重」会仪器产生不良后果。

2.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2 09:41:56
為了得到最好的成果,拍攝前徹底清潔主鏡表面(折射、反射皆然)和目鏡,並
且仔細修正好光軸是絕對必要的。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難題和解決
之道,提供給大家參考。

A.筒內氣流

牛頓式和蓋塞格林等反射式望遠鏡的大敵,起因是鏡筒由室內移至室外時的溫
度差異,造成筒內外空氣的對流而使影像產生扭曲現象,折射鏡筒或施密特一
蓋賽格林等系統由於鏡筒密封,這種困擾較不明顯。但在鏡材達到熱平衡之前,
還是會因鏡片各點溫度尚不一致而造成些微變形(鏡材的熱膨脹係數愈大,變形
愈明顯),也會降低成像品質。

對反射式望遠鏡而言,可以採用骨架式鏡筒(truss tube) 來解決,但對一般中小
口徑的反射鏡筒來說就太複雜了,變通的方法是在鏡筒壁靠近主鏡的部分,開
一個大約20cmX15cm的小門,剛移到戶外時把它打開,可使筒內外的空氣和
主鏡面較快達到熱平衡,平時保養時也可以打開小門,用氣刷或高壓噴氣罐吹
去鏡面的灰塵即可,不一定要拆下主鏡。

此外也可以改良主鏡支撐座的設計,如採用多點支撐,就可以讓主鏡背面接觸
外界的空氣,也有不錯的效果,或更進一步在主鏡背面裝上電腦CPU用的小型
散熱風扇效果更好。

如果是折射鏡,通常就只能靠自然通風的方式,讓鏡片慢慢達到安定狀態,使
用螢石等特殊鏡材的機種,因為鏡材的熱膨脹係數較大,需要更注意熱平衡的
問題,三枚鏡片組成的物鏡組,因為比較厚,通常也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才能達
到穩定

B.鏡片變形

因為鏡片所受壓力不平均所造成,折射鏡和反射鏡都可能發生,使用空氣隔層
設計的折射鏡,通常在透鏡邊緣以三個金屬薄片將個別鏡片隔開,如果固定鏡
片的圓環加工不良或鎖得太緊,就可能讓鏡片有些微的變形,自然無法有良好
的成像,如果將鏡片固定環放鬆後仍無明顯改善,就需要由原製造廠來解決了

反射鏡因為不需讓光線透過,可以在鏡片的背後均勻的把重量分散。目前小於
20cm的反射鏡,通常都採用最簡單的平面式支撐

用這種方式很難將鏡面精度維持在1/8λ以上,如果鏡面直徑小於20cm,也許
不會有多大的麻煩。但是大口徑且要求高精度的反射鏡就非使用多點支撐不可
了,以最簡單的3點支撐為例,是在距離鏡心√2r/2 (r:鏡片半徑)的圓周上等距
離的三點支持主鏡的重量(在此圓內的重量大約等於圓外的重量)

至於25cm以上的反射鏡,就必須用到天平式結構,以9個或更多浮動的點來
支持主鏡,才能減少主鏡因自重造成的變形。因此如果對自己現有的望遠鏡解
像力一直不滿意,可以考慮更換主鏡座,美國有幾家廠商如PARKS和Kennth
Novak & Co都有現成的組件供應。

另外如果為了怕鏡片在鏡座上滑動,而把鏡框鎖得太緊,有可能壓迫到主鏡,
使得成像品質劇降,甚至1顆星會有2到3個影像,應盡量避免。

C.曝光時的震動

相信天文攝影同好們都知道按快門時要使用快門線,避免用手按快門的震動,
但是按下快門後,反光鏡彈起、快門簾幕打開的過程所引起的震動,仍曾往較
長的曝光時間中(1/60 sec以上)造成影像的模糊(即使預先將反光鏡鎖起)。

解決的方法是用不透光的板子(內面塗黑),將鏡筒前方遮蔽(但不接觸),按下快
門(設定在B快門),靜待數秒,等震動停止後,快速將板子移開,並開始計時,
曝光時間一到,再把鏡筒遮起。關上快門,如此就可以消除相機震動的不良影
響了。

D.對焦
對焦是整個攝影過程中,影響照片好壞最大的因素。如果做得不好,很可能使
忙了整夜的成果變得毫無保存的價值,所以干萬不能草率。

一般單眼相機內附的標準型對焦屏,通常都由中心的裂像圈、微稜環和周圍的
磨砂面所構成,裂像圈和微稜環的角度,通常都是為F值小於5.6的光學系統
而設計,用在望遠鏡上會有部份影像變黑,而無法使用,無論月面或行星,由
目鏡高倍擴大,再經過對焦屏的磨砂面散射之後,都會變得很暗,難以確定對
焦是否準確,加上盯著昏暗的目標,眼睛很容易疲勞,很可能花了半小時,還
無法確定對準了沒有,所以在拍攝之前,最好將對焦屏更換掉。

各大相機廠所生產的天文專用對焦屏,大多是利用視差原理來對焦,中央是全
透明的區域,刻上十字記號,例如CANON的I型、PENTAX的SD-11型、NIKON
的C型及M型。這些對焦屏可提供明亮、清晰的中央影像(幾乎和直接透過目
鏡看到的相同),對焦時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自動對焦相機,由於其內部都有檢焦系統,可在手動
對焦時使用,焦距對準時,觀景窗內會有綠燈等訊號出現,同好不妨一試。

E.底片的選擇

底片是用來記錄影像的感光材料,各廠家都有許多特性不同的產品,在此僅討
論適合月面與行星攝影,且在國內容易買到的。

a.彩色正片

1.Kodakchrome 25、Kodakchrome 64
歷史悠久的專業正片,粒子細,解像力高,保存性佳,但因底片本身不含染料,
無法以一般的E-6程序處理,沖洗設備極昂貴,國內尚未有廠商投資,必須將
拍攝過的底片寄往國外沖洗,曠日費時。

2.Ektarchrome 64(EPR)、Ektarchrome 100(EPP)
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且沖洗較不費事,使用者不少。

3.Ektarchrome E-100S、E-100SW、E-200
柯達公司新型的專業正片、粒子細膩、色彩鮮艷、適合在沖洗過程中增感,因
此也常用於拍攝星雲、星團,但是E-100SW發色比較強調暖色調、用來拍攝月
面較容易偏黃。

4.Fujichrome 50D、100D、400D
日本富士廠在前幾年所出的專業正片,粒子極細,色彩飽和、解像力高,且富
士的正片的對比一般亦比柯達稍高,50D適合月球直焦攝影,1OOD及400D適
合行星和月面的擴大攝影。

5.Fujichrome VELVIA(50度)、PROVIA(100度)
富士新型的專業正片,粒子極細(據稱已可媲美Kodakchrome 25),解像力特高,
色彩極鮮豔,為目前最佳中低感度正片。

6.Fujichrome SENSIA 100
富士的一般型正片,在一般沖洗店就很容易買得到,比PROVIA便宜許多,實
際使用起來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同好不妨試用。

7.Fujichrome P1600D
超高感度正片,對藍光敏感,粒子粗,一般用來拍攝星團或藍色的星雲、星系。
但因其感度高,使用小口徑折射鏡做擴大攝影時可考慮使用。

b.彩色負片

1.EKTAR 25
極為優秀的低感度彩色負片,粒子極細,解像力極高,放大成16X20的照片仍
然很細緻,適合拍攝月球全面。

2.Fujicolor G-400、G-800
粒子細,色彩鮮豔,幾乎是天文攝影的萬用底片,對紅光的表現佳,且適合做
氫氣增感處理。

3.Fujicolor REALA
富士的專業負片,感光度為100,色彩自然,對色溫的偏差有相當的容許度。

c.黑白負片

1.Kodak T-MAX系列
柯達的通用型底片,依感光度分為100度(TMX)、400度(TMY)及3200度(TMZ)
三種。其中TMX的粒子可比舊型的PANTOMIC-X(感光度32)還細,此一系列
底片最好都用其專用顯影液處理。

2.Kodak TECHNICAL-PAN
即一般所稱的TP2415,為目前全世界粒子最細(放大到20X24的照片仍然很細
緻),解像力最高的底片,用專用的LC 顯影液處理,解像力可達400LIN/mm,
即每公厘的寬度裏可分辨出400條線,最能發揮中大口徑望遠鏡的解像力,配
合氫氣增感和不同顯影液的搭配可作為天文攝影的萬用底片。

彩色正片的色彩對比通常比負片高、但粒子會比相同感度的彩色負片略遜一籌,
而黑白負片的解像力比彩色正負片均高出甚多,而且從底片的顯影到印出照片
均可由自己控制,效果比較能掌握,只是少了色彩的吸引力。

其中影響沖洗結果最大的是在顯影過程,不同的顯影液有不同的效果,如T-MAX
系列底片最好使用其專用顯影液,TP2415則可用多種不同顯影液來控制其特
性,例如:

(1)專用顯影液Kodak TECHNIDOL LC Developer(粉狀),或LC Liquid(液狀)
可得正常反差和最高的解像力,但拍懾時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EI約為25至
50),適合月面的擴大攝影。(註2)

(2)Kodak HC-11O Developer
可由稀釋比例來控制反差和EI值,有A、B、C、D、E、F、等稀釋比例(參閱
包裝上說明),可得中等反差、EI=32(Dilution F),或高反差、EI=200(Dilution B)
等不同效果。

(3)AGFA Rodinal Developer
德國愛克發廠生產的顯影劑,呈濃縮液狀,一般加水做1:80的稀釋,以20°C
顯影14鐘,EI約為100、反差略高,通常用於行星的擴大攝影。

其他如D-76等顯影劑,處理TP2415則因反差太高,會損失太多細節,並不適
合。

F.天候因素

有透明度(Transparency)和穩定度(即視相Seeing),而在拍攝行星或月面時,視
相的好壞又比透明度重要得多,因此我們特別討論。

由於我們是透過厚厚的大氣層觀測宇宙,高空氣流或地面附近的熱對流,都會
使得大氣的折射率產生微小的改變,而讓地面所見的星像發生不規則偏移和擴
散現象,尤其在高倍放大後,會變得十分明顯,使原本清晰的影像變得模糊鬆
散,甚至使影像邊緣扭曲成波紋狀,地面觀測到的大氣擾動程度很少小於一秒
角(所以才需要哈伯太空望遠鏡),我們可由恆星的繞射環來判斷視相的優劣,
在高倍率下對準亮星,即可看到同心圓狀的繞射環,由最差到最好,可依個人
習慣分成五級或十級,描述如下

在5級以下,要觀測到較精細的細節都有困難(人眼可捕捉到十分之一秒的清晰
影像,底片卻可能要長達數秒的曝光),一般要在7級以上才可能拍出好的照片,
因此如果仰角高於60度的恆星閃爍得很厲害(用肉眼直接觀察),就不用浪費底
片和體力了。

都市中因為有車輛、冷氣機等熱源的咿D,往往入夜後還有明顯的對流現象(尤
以盆地中的台北市最明顯),但通常在過了午夜之後會好轉,而在天亮之前達好
最佳狀況,所以拍攝月面最好的時候,是在下弦的前後。

如果有透明度和視相均佳的情況當然最好,但除了高山上就很難兩者兼備,常
常在透明度高時視相並不好,而視相好時常有薄霧出現,或者在沒有風且氣溫
低時出現結露的現象,一般而言,春夏的視相要比秋冬好,天氣即將轉壞前的
視相比天氣剛轉好時為優,冬天裡群星閃爍雖然浪漫,卻不適合任何需要高倍
率的觀測或攝影。

結露是個不小的問題,一般用加熱環或懷爐來防止結露的方法,因為會讓鏡筒
內的空氣比外界熱,而產生筒內氣流,或因鏡片的些微變形而讓影像變差,比
較好的方法是加長鏡筒的遮光罩,或簡單的以厚紙板或薄塑膠板捲成管狀,加
在鏡筒前亦可,並在拍攝的休息時間將鏡筒擺平,對筒內煽風,使露水蒸發,
再蓋上前蓋,直到下次曝光之前才打開。

有薄霧時只要視相良好還是可以拍攝,但曝光時間要比平時加長。

本文轉錄自 [astronomy] 看板

發信人: Pansy.bbs@ch002.chem.nsysu.edu.tw (星空下的我), 看板: astronomy
標 題: [轉載]天文攝影--技巧篇
發信站: 中山南十字BBS站 (Mon Jan 17 15:24:27 2000)
轉信站: maple!news.cs.nthu!News.Math.NCTU!nsysu-news!NSYSUastro
Origin: crux.chem.nsysu.edu.tw

3.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6-25 17:34:34
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php?topic_id=1522414&board_id=152
天文摄影技巧——如何利用网络摄像头拍摄天文图片!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网络视频捕捉器——Webcam也日益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网络交流工具。它以即时的画面显示、合适的图象大小,极大地便利了网络之间的沟通,同时由于它的外型小巧时尚,售价低廉,也已成为网络时代一个朝夕相伴的“电子宠物”。
一、ToUcam在天文摄影的应用
然而,正是由于Webcam的出现,在人们眼中显得非常高深莫测的天文摄影一下子由高不可攀的专业领域向普通的天文爱好者敞开了大门。以往想要拍摄到大行星或月面的精细影像,总是由专业天文台或较为高级的大型望远镜所得,而其使用的设备要么是极其昂贵的天文摄影专用CCD,要么就是各类专用底片,而且还需要更加专业的操作技术和复杂的加工处理,决非普通人所能拥有!

Webcam在天文摄影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它与计算机的紧密关系,通过后期的软件处理,将Webcam拍摄的视频文件施以挑选、排列、对齐、叠加、锐化等处理步骤,得到比原始单帧文件清晰得多的影像。它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图片数量远远超过以静态拍摄的数码相机,这对于高倍率拍摄行星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行星摄影的死敌——大气层的扰动,令拍摄的图片被扭曲变形,尤其是在高倍率的情况下。通过连续拍摄得到的成百上千张图片,可以在计算机中加以挑选,去除质量不好的单帧,以提升质量。因此,Webcam已迅速成为天文摄影界里一颗不容忽视的超新星,并稳稳占据了明亮天体如月球和大行星精细摄影的霸主地位。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月球、行星照片很多都是使用Webcam拍摄的。

Philip公司生产的ToUcam就是一款在天文摄影界倍受宠爱的Webcam,相比起其它品牌的同类产品,具有手动操作性强、重要参数设定均可自定义的强大优点,已令ToUcam成为行星摄影爱好者人手一机的必备工具。它的核心部件——CCD为30万像素(640x480),虽然比起大部分数码相机来,显得很小,但对于拍摄行星,已经足够了。即使是视面积比较宽大的金星和木星,在大部分情况下,也只能占用大半的CCD面积。而且过高像素的CCD拍摄的AVI视频文件,将产生十分庞大的文件尺寸,令计算机的拍摄和后期处理不堪负荷。在每个晴朗的宁静夜晚,总有一些孜孜以求的爱好者,将ToUcam接上望远镜,通过计算机操控着它捕捉一个个令人激动的精彩瞬间。
天文摄影中的ToUcam,又以Pro PCVC 740k型号最为经典选择。它除了可以拍摄定格照片外,还可以拍摄AVI格式的短片。除有从每秒5帧到每秒60帧的7档帧率设置,还有亮度、Gamma值和饱和度的图象设定,也可手动设定快门速度和增益,甚至比较重要的白平衡也可以手工调节。虽然ToUcam还可以捕捉音频,但对于天文摄影来说,是毫无用处甚至有反作用,譬如在后期的软件处理中,会因为音频的录入而令处理无法进行,因此我们一般将录音功能关闭。
二、将ToUcam与望远镜和计算机相连
ToUcam 740k如图二所示,黄色的镜头可以旋转,以供调节焦距。我们则需要将镜头取下来,并另行选购一只适配器,一端旋进原镜头螺孔,一端为接1.25"(31.7mm)的望远镜接口.

注意此时的ToUcam就是以望远镜为镜头成像的,因此望远镜目镜和ToUcam的原镜头都是不需要的,由于光线在望远镜物镜和CCD之间没有其它镜片的折射损失,可以得到最为清晰的图象.

同时为了减轻不必要的重量和加强稳定度,将ToUcam的支架去掉,将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在拍摄时,只需在屏幕上观看并调节望远镜焦距至清晰即可.


--------------------------------------------------------------------------------

四、拍摄中的问题
ToUcam的USB线并不长,大约在2.5m左右,这就限制了计算机与望远镜之间的距离。对于没有笔记本电脑的用户,而又不想搬动笨重的台式机,就只能在家里的阳台或窗户上拍摄,如果条件不允许,便得将整套电脑全部扛出来,比起笔记本,也是件麻烦的事。但是笨重的CRT显示器也有一个优点,就是颜色显示会比普通的液晶显示器准确的多,很多使用便携电脑的同好,如劣质的LCD或笔记本电脑,在颜色的设置处理上就尝到一些苦头,导致最终的图象颜色失真,损失细节。但不管如何,边调节望远镜,又要一边注视电脑屏幕进行操作是必须同时进行的。

行星摄影是一个需以非常严谨态度对待的项目,并关系到一些其它相关学科。譬如如何战胜平时看来无关紧要的大气抖动,在这里变成了一件头等大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有时会看到星星眨眼的情况,而此时,大气宁静度往往是比较差的,空气中的湍流导致气流不稳定,使大气变得象一个不稳定的滤镜,望远镜中看到的星星就象在水里沸腾一样,遇到这个糟糕的天气,想拍摄行星细节的计划就只能泡汤。这些都是自然因素,非人为所能控制,但影响宁静度的,还有场地的选择,如白天被阳光炙烤的水泥地面,到了晚上气温下降,就会导致地面的空气流动不止,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一大片的草地则是绝佳的场所,甚至在摆放电脑时,由于散发的热量会影响气流,以及操作时,人尽量不要在望远镜指向的迎风面,拍摄时,保持静止状态,不要来回走动。

拍摄的时间长度基于后期处理软件考虑,一般控制为2400帧以内。结合设置的帧率大小。如每秒10帧,则最长时间为4分钟。由于AVI格式比较大,首先保证计算机的硬盘空间是足够的,硬盘或许刚拍摄了几段文件就被占满了,因此理想的硬盘空间最好能有5G以上,以便拍摄后能比较其中的清晰度,选择最好的保存下来。
关于对天体的跟踪
地球的自转轴对着南极或北极点,以一天的时间自西向东旋转一圈,所以天体都是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天体在地平坐标中,两个量都随时在变,因此,普通的地平式装置不便于做较长时间的连续观测摄影。赤道仪装置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上面有一固定轴,也是对着北极点(在南半球就是南极点),这个固定轴称为极轴。极轴就等同于地球的自转轴,而绕着极轴旋转的赤经轴就等于是地球的自转了。因此,如果赤道仪的赤经轴旋转方向与地球相反,而且也是一天旋转一圈,那么赤道仪就能一直跟着天体运动,天体也就能一直保持在望远镜的视野内了,这就是跟踪天体的基本原理。显然,这就是克服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相对位置变化而达到了目的。

赤道仪使用时首先要将其极轴对准北天极,这时望远镜指向任何的星星,开动跟踪系统后,赤纬都不需要再调整,只需要让望远镜在赤经(或称时角)方向按星星的行进速度匀速转动,就可以让这颗星一直保持在望远镜的视野内,当然,这是在理想的情况下。

对于赤道仪的使用,极轴是否精确对准北极点非常重要,对于北半球的人来说,还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熟知的北极星就在那里。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赤道仪,几乎都配备了极轴望远镜。使用者只需要将北极星放入极轴望远镜的指定位置,几乎就已经算是对准极轴了;纵然赤道仪的轴心不一定完全与极轴望远镜“同轴”,但这是由于机械构造与光学偏差的必然结果。然而,精确的来说,光将北极星对准还不够,因为它与真正的北极点还差那么一点点距离,还要适当微调一下才行,因为每天北极星也在不断做周日旋转运动中。更精确的对准北极点,还有漂移定位等等,不再一一讲述。

也有没有使用电动跟踪的,就只能使用手动操作赤道仪了,得用手不断的调整赤经(或时角)旋钮,而对于高倍的行星摄影,一边操作跟踪,一边操作电脑,还要调节焦距,是极其困难的,而且手动跟踪必定会引起望远镜的抖动,或许,对于行星摄影,这就是致命的。

也有某些拥有大口径镜子的爱好者,由于镜筒的重量或长度问题,无法配备合适的赤道仪,采用了坚固结实的地平式架子,由于无法跟踪,可以把星星放在视野的一边,开始拍摄,在星星慢慢运动到另一面的时间内结束,利用软件加以处理。虽然这样无法拍摄到较长时间的画面,但也总算能把无法跟踪的巨型望远镜用来拍摄一下,发挥了大口径的魅力。

虽然后期处理有针对跟踪不理想而进行自动调校的功能,但还是会影响画面质量。现在有一些高级的赤道仪,在电子控制方面非常优秀,配置了自动寻星、导星的功能,能对被导星进行精确的跟踪修正,使其一直保持在视野中,这样剩下的事就只需操作计算机就可以了。
后期图象处理
前期的拍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是更为花费时间的后期处理,本文针对主要功能作一粗略的介绍。

由于ToUcam拍摄的是AVI的视频文件,而不是单张的静态图片,因此还需要其它软件来进行处理。同时由于Webcam的噪点相比起数码相机和冷冻CCD是最大的,因此后期的处理能通过多幅图片的叠加(Stacking)来巧妙地消除CCD所带来的不规则噪点。

天文摄影界里广泛使用的Registax就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免费软件。它的作用就是将一段AVI文件转换成BMP序列格式,并通过挑选、排列、叠加,最终完成一张更为清晰的图片。
1. 选择文件

打开文件后,会看到AVI被分解成一系列的BMP文件,挑选一张最清晰的作为基准图。并选择合适大小的Alignmeng Box方框,点击拍摄物,软件自动转到下一个界面。

Registax最多只能处理2400帧的文件,如帧速为10帧/秒,则四分钟就有2400帧。

2. 对齐影像

2-1 Optimize unit:数值小,则处理效果好。但得花更多的时间。

2-2 Search area: 数值表示在对齐过程中图片移动的像素距离。

2-3 Lower quality: 与基准图片的比较值,数值表示百分数以外的的图片不参与对齐处理。

2-4 Predict object: 选中会增加对齐的成功率。

2-5 Misalign warning: 如果望远镜的跟踪不精确,导致某些帧数偏离太厉害而离开Alignmeng Box,则发出警告。

设置完毕,点击Align开始处理,如果选中Auto-Optimize,则会在对齐后作更细致的自动调整]
3. 叠加图片
横轴的曲线高低表示与基准图片的差异值,纵轴的左右移动可以选择参加图片叠加的数量。点击Stack开始叠加。

4. 图象处理

对最终叠加图片的处理,有亮度、反差以及Gamma的调整。更精彩的是Wavelet的锐化,可以得到比较清晰的图象。存储后就完成了。图十一和图十二就是两者处理前后的明显变化。

当然图象还可以到Photoshop中再进行更细致的图象调整,诸如色彩、大小、滤镜变化等

(以上观点仅代表回答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最新知识>>>
.请问今天的天文现象是什么?
.90 1200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效果
.什么是天文时间?
.有中国的天文爱好者名字命名的
.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
.请问天文爱好者应该使用什么样
.请介绍天狼天文望远镜生产厂家
.请问天文台建在山上的原因?
.请问宁波哪里有天文望远镜专卖
.不能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的是
 
美国博士能Bushnell 天文望远镜788840 1300x100 天文地景两用 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8890(含运费)
美国Tasco SpaceStation 70x800 折射天文望远镜 49070800 红点寻星镜
IT88价:¥1980(含运费)
tasco天文望远镜 49114500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3080(含运费)
美国tasco天文望远镜 40060675 60×675mm
IT88价:¥2280(含运费)


Beijing CCIT e-commerce Company
北京中视互联公司
IT88户外光学商城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数码大厦A座1111(地铁人民大学站)
010-5722.1003 18600872982

京公海网安备
110108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