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88户外光学
 
  ||  夜视仪  ||  专业夜视仪  ||  红外热像仪  ||  激光测距仪  ||  双筒望远镜  ||  数码望远镜  ||  单筒观察镜  ||  天文望远镜  || 
所在位置:首页 > 天文望远镜 知识 > 北京天文馆 ftp

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1.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4 21:33:32
在天文学方面:在牛顿之前,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人曾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牛顿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牛顿年轻的时候,就相信开普勒提出的行星按照一定轨道运动的理论。但为什么会这样运动呢?他感到一定有种隐藏着的力量在牵着这些行星,使它们不至于脱离轨道,在天空中乱飞。月亮绕着地球运转,一定是有种力在牵着它;一件东西向地面落下,也是因为被这种力吸向地面。经过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牛顿发现任何物体都具有吸引力。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就是:宇宙中的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各个物体间吸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牛顿还把这个定律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后来它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对天体运动的研究。同时,它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都有普遍意义。

哈雷彗星本来也应带上牛顿的名字。因为没有牛顿,哈雷是永远也不会有这一重要发现的。17世纪初,牛顿开始把他的万有引力理论应用于天体研究,以确定行星、卫星以及彗星的运动。牛顿的挚友和同事埃德蒙·哈雷,对他的计算结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在1684年拜访了牛顿。哈雷与牛顿的讨论使得哈雷得出结论,1682年出现的那颗明亮的彗星同分别于1531年和1607年两次出现的彗星是同一颗彗星,并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16年后,哈雷还未能证实他的预测便去世了,但是这颗彗星的确再次出现了。从此,人们便把这颗彗星叫做哈雷彗星。


2.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1 19:33:02
在牛顿以前,天文学是最显赫的学科。但是为什么行星一定按照一定规律围绕太阳运行?天文学家无法圆满解释这个问题。万有引力的发现说明,天上星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运动都受到同样的规律——力学规律的支配。

早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前,已经有许多科学家严肃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比如开普勒就认识到,要维持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必定有一种力在起作用,他认为这种力类似磁力,就像磁石吸铁一样。1659年,惠更斯从研究摆的运动中发现,保持物体沿圆周轨道运动需要一种向心力。胡克等人认为是引力,并且试图推到引力和距离的关系。

1664年,胡克发现彗星靠近太阳时轨道弯曲是因为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1673年,惠更斯推导出向心力定律;1679年,胡克和哈雷从向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维持行星运动的万有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自己回忆,1666年前后,他在老家居住的时候已经考虑过万有引力的问题。最有名的一个说法是:在假期里,牛顿常常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切物体都受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牛顿思索着。终于,他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

牛顿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解决了胡克等人没有能够解决的数学论证问题。1679年,胡克曾经写信问牛顿,能不能根据向心力定律和引力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定律,来证明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牛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1685年,哈雷登门拜访牛顿时,牛顿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当时已经有了地球半径、日地距离等精确的数据可以供计算使用。牛顿向哈雷证明地球的引力是使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也证明了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行星运动符合开普勒运动三定律。

在哈雷的敦促下,1686年底,牛顿写成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皇家学会经费不足,出不了这本书,后来靠了哈雷的资助,这部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才能够在1687年出版。


3.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6-26 16:42:19
  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可以称为近代伟大天文学家。他的杰出贡献是制作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制造成功,是天文学史上的一项重大革新。自伽利略发明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以来,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范围迅速扩展,但是当时流行的伽利略、开普勒等人发明和制造的折射望远镜,口径有限,制造大型望远镜不但困难,而且太庞大,同时折射望远镜的折射色差和球差都很大,这些大大限制了天文观测的范围。牛顿由于了解了白光的组成,因而于1668年设计制成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能反射较广光谱范围的光而无色差,容易获得较大的口径,同时对球差也有校正。这样牛顿为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制造奠定了基础。

  牛顿在天文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行星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特别是对开普勒等人的学说进行过系统的研究。1686年他在给哈雷的信中说明了天体可以按照质点处理并证明了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的椭圆形轨道以及彗星的抛物线轨道。牛顿还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理论,认为行星都由于自转而使两极扁平赤道突出,还预言地球也是这样的球体。由于地球不是正球体,牛顿就指出,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摄动将不会通过地球中心,因此地轴将作一缓慢的圆锥运动,这便出现了二分点的岁差现象。对于潮汐现象,牛顿也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太阳和月球引力造成的。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1642年12月25日生于林肯夏郡沃斯索普村一个农民家庭。牛顿在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3岁时母亲改嫁,他由外祖母抚养。1654年牛顿开始读小学,后在舅父的资助下进入格兰山姆镇皇家中学。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3年,三一学院创办自然科学讲座,牛顿成为了数学家伊萨克棗巴罗(Isaac Barrow, 1630-1677)教授的学生,1664年成为巴罗的助手。1665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665年至1667年为躲避瘟疫回到家乡。1667年牛顿又回到剑桥大学,并被选为选修课的教研员。1668年3月任专修课教研员,同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辞去职务,以让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1670年牛顿又担任了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此后一直在剑桥大学工作。1689年被选为代表剑桥大学的国会议员。1696年他被任命为造币厂督办,迁居伦敦。1699年担任了造币厂厂长。1701年牛顿辞去剑桥大学教授职位,退出三一学院。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长。1705年受封勋爵,成为贵族。1727年3月20日逝世于肯新顿村,终年85岁,终生未娶。

  牛顿是科学发展史上举世闻名的巨人。他奠定了近代科学理论基础,是以正确的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的代表。他是一位自强、勤奋的“天才”,为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近代科学的象征。他的科学贡献代表了当时新生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他为他的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死后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少年时期的牛顿,便显示出了出众的才能。他所精心制作的许多小机械,如风车、风筝、滴漏时钟、日圭仪等,引起了多人的注重和好评。牛顿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科学实践、教学和理论的研究。从1672年他发表第一篇论文起,一生写出了多部极其著名的著作,如1686年写成,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704年出版的《光学》等,在科学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他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多方面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在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同莱布尼兹一道名垂千古。1665年,牛顿在23岁时便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和“流数法”,“流数法”就是现代所说的微分法。同时他还发现了流数法反演,即积分法。微积分的创立,是近代数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真正的变量数学,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

  在物理学方面,牛顿取得了力学、热学、光学等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开创者。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所研究的机械运动规律,首先是建立在绝对时空观基础之上的。绝对化的时间和绝对化的空间是指不受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在两个匀速运动状态下的观察者,对机械运动具有相同的测量结果。在高速运动状态下,这种时空观已不能采用,这时(运动速度与光速可以比拟),牛顿力学将被相对论力学所代替。在微观情况下,由于粒子的波动性已明显表现出来,牛顿力学将被量子力学所代替。牛顿在力学方面另一巨大贡献是在开普勒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认为:太阳吸引行星,行星吸引卫星,以及吸引地面上一切物体的力都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力。牛顿用微积分证明了,任何一曲线运动的质点,如果半径指向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点,且绕次点扫过与时间成正比的面积,则此质点必受指向该点的向心力的作用,如果环绕的周期之平方与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则向心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牛顿还在力学发展中,首先确定了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如质量、动量、惯性和力等。经过牛顿的工作,力学已形成了严密、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

  在热学方面,牛顿确立了冷却定律。他指出: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存在温度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度差成正比。

  在光学方面,牛顿同样取得了巨大成果。牛顿是白光组成的最早发现者,1666年他利用三棱镜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发现白光可以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谱带。同时他还作出了多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牛顿对各色光的折射率进行了精确分析,说明了色散现象的本质。他指出,由于物质对不同颜色光得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同,才造成了物体颜色的差别,从而揭开了颜色之谜。对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他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的本质。他认为,光是由微粒形成,并且走的是快速的直线运动路径。应用光的微粒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但对于衍射现象却无能为力。微粒说是关于光的本性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同惠更斯的波动说共同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现代科学证明,任何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牛顿在光学方面还有许多发现和研究成果。如1666年他制作了牛顿色盘;1675年曾利用凸透镜和平板玻璃观察到了一种干涉图样,称为牛顿环等。他对牛顿环进行过精细的测量,但是没有能够作出满意的解释。此外牛顿还研究制成了多种光学仪器,在天文观测中有广泛的应用。

  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但却把它们看成是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他所提出的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虽然在解决宏观低速下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时能很好的适用,但在离开宏观低速的条件时,便无能为力了。

  牛顿对于宇宙的解释也是和笛卡儿等人一样,承认神是“第一推动力”,后来的牛顿可以说完全陷入了唯心主义。他的全部成就几乎都是在45岁以前取得的,尤其集中在23岁以前。以后的四十年中则完全陷入了对神学的研究,他在神学方面的研究手稿竟有1,500,000字之多。

(以上观点仅代表回答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最新知识>>>
.请问今天的天文现象是什么?
.90 1200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效果
.什么是天文时间?
.有中国的天文爱好者名字命名的
.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
.请问天文爱好者应该使用什么样
.请介绍天狼天文望远镜生产厂家
.请问天文台建在山上的原因?
.请问宁波哪里有天文望远镜专卖
.不能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的是
 
美国博士能Bushnell 天文望远镜788840 1300x100 天文地景两用 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8890(含运费)
美国Tasco SpaceStation 70x800 折射天文望远镜 49070800 红点寻星镜
IT88价:¥1980(含运费)
tasco天文望远镜 49114500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3080(含运费)
美国tasco天文望远镜 40060675 60×675mm
IT88价:¥2280(含运费)


Beijing CCIT e-commerce Company
北京中视互联公司
IT88户外光学商城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数码大厦A座1111(地铁人民大学站)
010-5722.1003 18600872982

京公海网安备
110108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