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88户外光学
 
  ||  夜视仪  ||  专业夜视仪  ||  红外热像仪  ||  激光测距仪  ||  双筒望远镜  ||  数码望远镜  ||  单筒观察镜  ||  天文望远镜  || 
所在位置:首页 > 天文望远镜 知识 > 天文学新概论

请问天文学新概论的内容?

1.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29 17:04:31
书比较系统地获得关于天体和宇宙的各种知识,科学地认识神秘而和谐的宇宙,了解人类生存的宇宙环境及人类探索宇宙的科学方法、艰辛历程和未来前景;阅读本书可以开阔视野,启迪人生,提高科学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
緒論
第一章 宇宙概觀

第二章 天球座標系

第三章 時間序列

第四章 行星系統

第五章 恆 星

第六章 星 系

第七章 當代天文學新視野

第八章 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

第九章 恆星的能源和演化機制

第十章 黑 洞

第十一章 地外文明

第十二章 宇宙模型理論

附 錄


2.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28 10:17:24
天文学新概论 苏宜编著 7-5609-3550-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绪论0.1 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欲望0.2 天文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0.3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0.4 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手段第一章 宇宙概观1.1 地月系1.2 太阳系1.3 恒星世界1.4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第二章 天球坐标系2.1 建立球面坐标的基本原则2.2 三种常用的天球坐标系2.3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2.4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2.5 天球赤道坐标系本身的运动2.6 月球上的星空第三章 时间序列3.1 恒星时与平太阳时3.2 区时与世界时……第四章 行星系统第五章 恒星第六章 星系第七章 当代天文学新视野第八章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第九章 恒星的能源和演化机制第十章 黑洞第十一章 地外文明第十二章 宇宙模型理论附录参考书目人名索引后记.

3.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5 15:27:00
http://book.hzu.edu.cn/book.htm?39515
作者:苏宜
出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分类:P1
尺寸:21cm
书号:7-5008-2463-7
定价:CNY25.00
形态:10,483 页 - 270 章节
浏览: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书涵盖了现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及人类探索宇宙的最新进展。关于类星体、中子量、黑洞、UFO及大爆炸宇宙模型等引人入胜的内容尽列其中。
人文素质教育教材系列


4.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05 20:12:50
【内容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天文专业本科生选修天文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有兴趣了解现代天文学基本知识及前沿概况的广大读者阅读。学习本书,可以比较系统地获得关于天体和宇宙的各种知识,科学地认识神秘而和谐的宇宙,了解人类生存的宇宙环境及人类探索宇宙的科学方法、艰辛历程和未来前景;阅读本书可以开阔视野,启迪人生,提高科学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


【本书目录】

绪论0.1 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欲望0.2 天文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0.3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0.4 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手段第一章 宇宙概观1.1 地月系1.2 太阳系1.3 恒星世界1.4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第二章 天球坐标系2.1 建立球面坐标的基本原则2.2 三种常用的天球坐标系2.3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2.4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2.5 天球赤道坐标系本身的运动2.6 月球上的星空第三章 时间序列3.1 恒星时与平太阳时3.2 区时与世界时……第四章 行星系统第五章 恒星第六章 星系第七章 当代天文学新视野第八章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第九章 恒星的能源和演化机制第十章 黑洞第十一章 地外文明第十二章 宇宙模型理论附录参考书目人名索引后记


5.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6-23 19:04:24
内容摘要
本书涵盖了现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及人类探索宇宙的最新进展。关于类星体、中子量、黑洞、UFO及大爆炸宇宙模型等引人入胜的内容尽列其中。
人文素质教育教材系列

全文目录
0、1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欲望
目录
绪论
0、2天文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0、3天文学的研究对象
0、4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手段
一、天体测量学
二、天本力学
三、天体物理学
1、1地月系
一、地球和月球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
三、地球的形体和地月系年龄
四、月相
1、2太阳系
一、尺度概念
二、太阳
三、行星的主要特征
1、3恒星世界
一、数量和名称
二、运动和距离
三、体积和质量
1、4银河系及河外星纱
一、银河与银河系
二、河外星系
三、星系以上的四级天体系统
2、1建立球面坐标的基本原则
一、天球
二、球面的几何性质
三、建立球面坐标的三个条件
2、2三种常用的天球坐标系
第一章 宇宙概观
一、地平坐标系
第二章 天球坐标系
二、赤道坐标系
2、3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三、黄道坐标系
一、不同纬度处天球的旋转
二、天体中天和永不升落的天体
三、天体的赤道坐标与地平坐标的换算
2、4太阳的财年视运动
一、太阳周年视运动是地球公转的反映
二、太阳周年视运动中黄经的变化
三、不同纬度处太阳视运动的轨迹
四、日地距离与四季冷暖变化的原因
2、5天球赤道坐标系本身的运动
一、岁差与地球自转轴进动
二、岁差产生的后果
三、章动
四、黄赤交角的变化与地球极移
3、1恒星时与平太阳时
一、恒星时
二、平太阳时
3、2区时与世界时
一、地方时与区时
二、世界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3、3恒星时与平时的换算
三、时间与地理经度的关系
一、时间间隔的换算
第三章 时间序列
二、时刻的换算
三、天体时角的换算
3、4历法
一、现行公历
二、中国农历
三、纪年和儒略日
四、干支纪法
3、5现代时间服务工作
一、时间计量的现代概念
二、国际时间服务
三、协调世界时
4、1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方程
一、万有引力定律
二、二体问题的微分方程
三、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四、多体问题与摄动方法简介
五、摄动力、潮汐现象和洛希极限
4、2行星运动轨道和视运动规律
第四章 行星系统
一、轨道根数
二、行星的视运动规律
三、日食和月食
4、3行星际飞行器的轨道问题
一、二体问题中速度与轨道的关系
二、三种宇宙速度的计算
三、行星际飞行器的轨道设计
四、定点通信卫星的特殊轨道和发射过程
4、4太阳系小天体
一、小行星
二、彗星
三、流星和陨石
5、1恒星物理方法
一、电磁波谱和天文大气窗口
二、恒星的亮度、星等、光度
三、恒星光度测量
四、恒星的光谱和分光测量
五、恒星物理研究与量子力学
5、2恒星的位置及运动参数
一、恒星的位置
二、恒星的运动参数
5、3主星序
一、光谱型
二、赫罗图——光谱光度图
三、主序星
5、4双星
一、双星的发现
二、食双星
三、分光双星和密近双星
四、由双星测定恒星的质量
5、5星团、星云、星际物质
一、星团
二、星云
5、6不稳定恒星
三、星际物质
一、脉动变星
二、非径向脉动与特殊变星
第五章 恒星
三、耀星、新星和超新星
6、1宇宙岛之争
6、2星系的分类
一、椭圆星系
二、旋涡星系
三、棒旋星系
第六章 星系
四、不规则星系
6、3星系红移和哈勃常数
6、4木星系群
6、5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6、6活动星系
一、射电星系
二、爆发星系
三、塞佛特星系
四、蝎虎座BL型天体(BLLac天体)
五、互扰星系
7、1从光学望远镜到全波段天文学
一、望远镜的功能
二、天文光学望远镜的类型
三、天文光学望远镜的制造简史
四、大型光学望远镜的技术限制
五、全波段天文学
7、220世纪90年代的大型文光学望远镜
一、美国的凯克(KeckⅠ和KeckⅡ)10米望远镜
二、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
三、双子星座望远镜(GEMINI)
四、口径11米光谱巡天望远镜(SST)
五、日本的昴星团望远镜(SUBARU)
7、320世纪90年代的大型天文射电望远镜
六、美-意大双筒哥伦布望远镜(Columbus)
二、美国甚长基线阵(VLBA)
一、美国毫米波阵列望远镜(MMA)
第七章 当代天文学新视野
三、美国110米口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
四、英国微波联线干涉网(MERLIN)
7、4空间天文探测设备
六、印度巨型米波射电望远镜阵(GMRT)
五、欧洲甚长基线干涉网(EVN)
一、前苏联的载人飞行和月球探测
二、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行动
三、水手号和海盗号探测器
四、先驱者和旅行者的行星探测
五、哈勃空间望远镜(HST)
六、伽里略号木星探测器和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
七、新一轮的火星探测
八、20世纪90年代轨道上的其它天文探测设备
7、5中国的现代天文望远镜计划
一、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二、口径1000米超大型射电望远镜(LRT)
三、太阳空间望远镜(SST)
8、1脉冲星
8、2类星体
一、发现
二、类星体的空间分布
三、红移有没有极限?
四、红移量本质之争
五、类星体到底是什么?
8、33开宇宙背景辐射
8、4星际有机分子
9、1恒星的能源
一、爱丁顿的难题
二、原子的内部结构
第九章 恒星的能源和演化机制
三、夸克、中微子和反物质
四、质子-质子反应和碳-氮-氧循环
五、中微子失踪悬案
9、2主序和主序前期
一、主序星的理论模型
二、不同质量的主序星
三、主序前的情况
9、3主序后的演化
四、恒星早期演化的框图
一、氦后元素的热核反应
二、小质量恒星的晚期深化
三、中等质量恒星的晚期深化
四、大质量恒星的晚期深化
第八章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五、密近双星的演化
六、两类超新星
9、4恒星演化的最后结局
一、简并
二、两个重要的极限
三、恒星晚期演化框图
四、泡利不相容原理与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
10、1黑洞的数学模型
10、2黑洞的物理机制
10、3黑洞的奇妙性质
一、视界
二、引潮力
三、时空特性
四、时间冻结
五、黑洞无毛和黑洞蒸发
六、旋转黑洞造成的时空旋涡
10、4黑洞的天文探测
10、5巨型黑洞和微型黑洞
10、6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的能源机制
10、7宇宙深处的γ射线暴
10、8引力透镜,白洞和虫洞
10、9黑洞理论的困难
11、1生命的含义与生命起源概述
11、2地外生命存在的科学依据
一、前提
二、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三、有关地外生命的观测和实验
11、3地外文明探索的艰巨性
11、4已作出的探测努力
一、行星探测
二、信号的监听与发送
11、5太阳系内的地外生命问题
一、月球水冰的发现
第十一章 地外文明
二、对火星生命的探测
三、对木星、土星及其卫星的考察
11、6关于UFO现象
12、1宇宙学和宇宙学原理
第十章 黑洞
12、2牛顿静态宇宙模型
12、3爱因斯坦有限无界宇宙模型
12、4伽莫夫的大爆炸宇宙模型
12、5恒稳态宇宙模型
12、6标准的大爆炸宇宙模型
一、化学元素的演化史
二、基本粒子的产生机制
三、大爆炸的宇宙进程
12、7宇宙极早期的暴胀模型
一、视界疑难
二、平直性疑难
三、磁单极疑难
四、暴胀模型对疑难的化解
12、8对称与破缺,暗物质、开宇宙和闭宇宙
12、9奇点问题
附录1星座表
附录2北半球中纬地区可见的主要星座
附录3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
附录4古代中国的岁名、十二次等和西方的黄道十二宫
附录5部分亮星的中国星名
第十二章 宇宙模型理论
附录6最亮的21颗的恒星
附录7梅西耶(Messier)天体表
附录8平时0时的恒星时S0表
附录9我国主要城市经纬度与地方时间表
附录10望远镜昨空间探测器表
附录11天文常数系统
附录12天文学常用的物理常数
附录13角度·时间·距离
附录14太阳·月亮·地球
附录15太阳附近的恒星
附录16九大行星
附录17银河系的基本参量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

(以上观点仅代表回答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最新知识>>>
.请问今天的天文现象是什么?
.90 1200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效果
.什么是天文时间?
.有中国的天文爱好者名字命名的
.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
.请问天文爱好者应该使用什么样
.请介绍天狼天文望远镜生产厂家
.请问天文台建在山上的原因?
.请问宁波哪里有天文望远镜专卖
.不能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的是
 
美国博士能Bushnell 天文望远镜788840 1300x100 天文地景两用 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8890(含运费)
美国Tasco SpaceStation 70x800 折射天文望远镜 49070800 红点寻星镜
IT88价:¥1980(含运费)
tasco天文望远镜 49114500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3080(含运费)
美国tasco天文望远镜 40060675 60×675mm
IT88价:¥2280(含运费)


Beijing CCIT e-commerce Company
北京中视互联公司
IT88户外光学商城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数码大厦A座1111(地铁人民大学站)
010-5722.1003 18600872982

京公海网安备
110108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