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88户外光学
 
  ||  夜视仪  ||  专业夜视仪  ||  红外热像仪  ||  激光测距仪  ||  双筒望远镜  ||  数码望远镜  ||  单筒观察镜  ||  天文望远镜  || 
所在位置:首页 > 天文望远镜 知识 > 我国第一部天文著作

请问我国第一部天文著作是什么?

1.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8 15:14:37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书里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中l2l个恒星的位置已经测定,这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发现了它们的出没规律。相传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800个。

在西方,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Hipparchus),约在(公元前190 ~ 前125年)公元前2世纪编制过星表,在他之前还有阿里斯提尔(Aristille)和提莫恰里斯(Timocharis)也编制过星表,但都不早于公元前3世纪。可见,甘德和石申夫的星表是世界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甘德勤于对天空中的恒星作长期细致的观测,他和石申夫等人都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系统。其方法是依法给出某星官的名称与星数,再指出该星官与另一星官的相对集团,从而对全天恒星的分布位置等予以定性的描述。三国时陈卓总结甘德石申夫和巫咸三家的星位图表,得到我国古代经典的283星官1464星的星官系统,其中属甘氏星官者146座(包括28星宿在内)。由此可见甘德在全天恒星区划命名方面的工作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有迹象表明,甘德还曾对若乾恒星的位置进行过定量的测量,可惜其成果后来大多散佚了。


2.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4 13:48:36
《甘石星经》
本书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天文学也有很多成就。“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裨湛,宋有了韦,齐(一说是楚或鲁)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论图经。”(《晋书·天文志上》)甘德和石申夫各自在其本国进行天文观测,并各有著作刊行于世。甘德的著作名为《天文星占》,石申夫的著作名为《天文》,都是八卷。汉朝时,这两部著作还是各自刊行的。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并,并定名为《甘石星经》。甘德和石申夫当时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初步掌握了这些行星的运行规律,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中测定了121颗恒星的方位。后人把甘德和石申夫测定恒星的记录称之为《甘石星表》(又称《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还早约200年。《甘石星经》在宋代就失传了,在唐代的《开元占经》中还保存一些片断,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的书目中保存了它的梗概。


3.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6-25 12:24:12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天文学也有很多成就。“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裨湛,宋有了韦,齐(一说是楚或鲁)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论图经。”(《晋书·天文志上》)甘德和石申夫各自在其本国进行天文观测,并各有著作刊行于世。甘德的著作名为《天文星占》,石申夫的著作名为《天文》,都是八卷。汉朝时,这两部著作还是各自刊行的。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并,并定名为《甘石星经》。甘德和石申夫当时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初步掌握了这些行星的运行规律,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中测定了121颗恒星的方位。后人把甘德和石申夫测定恒星的记录称之为《甘石星表》(又称《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还早约200年。《甘石星经》在宋代就失传了,在唐代的《开元占经》中还保存一些片断,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的书目中保存了它的梗概。

甘德,又称甘公,战国时期的齐国(一说是楚国或鲁国)人;石申,又称石申夫或石申父,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们都是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天文学家。甘德写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写有《天文》八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称《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可借它在宋代以后失传了,今天只能从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它的一些片断摘录。这些片断摘录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他们还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后人将甘德和石申测定的恒星记录称为《甘石星表》,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早二百年,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都要用到《甘石星经》中的数据,因此,《甘石星经》在我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天文学成就

●书中详细记载了五星之运行情况,以及它们的出没规律,并肉眼记录木卫二(甘德所载,1981年席泽宗指出,但国际上未被承认)。

●书中记录800多个恒星的名字,并划分其星官,其体系对后世发展颇有深远影响。

●书中提及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食的现象。(为纪念石申之发现,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以其姓名命名)

真伪考

《甘石星经》不是战国时期的著作:

王兴文在《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版了两套被广泛使用的高校文科教材,一套是朱绍侯主编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另一套是詹子庆主编的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本科教材《中国古代史》。这两套教材都认为《甘石星经》是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甘德(又称甘公)和石申著作的合编,并将它写入战国时期的科学成就。受其影响,各省组织编写的文科或师范院校大专的历史教材、中学历史课本也沿袭这一错误。其实,现传本《甘石星经》并没有800多个恒星名称,也没有五大行星的记载。根据《史记》的记载,楚汉战争时,张耳与甘公同在军中,说明甘公是西汉初年人,不应是战国时期人。根据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等文献,《甘石星经》不是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天文学著作,也不是后人将甘、石的著作合编为一书,而是唐宋时人的一部伪书。这从书中列举的地名有许多是战国以后所设的州郡,即可得到明证。

(以上观点仅代表回答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最新知识>>>
.请问今天的天文现象是什么?
.90 1200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效果
.什么是天文时间?
.有中国的天文爱好者名字命名的
.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
.请问天文爱好者应该使用什么样
.请介绍天狼天文望远镜生产厂家
.请问天文台建在山上的原因?
.请问宁波哪里有天文望远镜专卖
.不能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的是
 
美国博士能Bushnell 天文望远镜788840 1300x100 天文地景两用 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8890(含运费)
美国Tasco SpaceStation 70x800 折射天文望远镜 49070800 红点寻星镜
IT88价:¥1980(含运费)
tasco天文望远镜 49114500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3080(含运费)
美国tasco天文望远镜 40060675 60×675mm
IT88价:¥2280(含运费)


Beijing CCIT e-commerce Company
北京中视互联公司
IT88户外光学商城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数码大厦A座1111(地铁人民大学站)
010-5722.1003 18600872982

京公海网安备
110108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