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88户外光学
 
  ||  夜视仪  ||  专业夜视仪  ||  红外热像仪  ||  激光测距仪  ||  双筒望远镜  ||  数码望远镜  ||  单筒观察镜  ||  天文望远镜  || 
所在位置:首页 > 望远镜 知识 > 双筒望远镜选购

请问双筒望远镜选购时要注意什么?

1.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6-19 10:33:23
有人认为,看星星一定要用天文望远镜才看的清楚,一定要高倍率才能做天文观测,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天文望远镜虽然倍率高,但是没有双筒望远镜的灵巧便利,不但笨重携带不便,且没有双筒望远镜的大视野、正像等优点,天文望远镜倍率高搜索不便,虽然有寻星镜辅助,但几乎所有的寻星镜都是倒立像的;故无论是初学者或玩家,双筒望远镜绝对有其使用上的重要性,不要认为双筒望远镜只是低阶、入门的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对一个天文同好或赏鸟爱好者来说,是最基本不过的装备。
双筒望远镜的基础知识(选购及使用双筒望远镜须知):
(一) 口径:物镜的直径,口径大小决定望远镜的集光力与解像力(同时决定望远镜价钱),口径愈大集光力越强,解像力愈高,价钱也越贵。以7X50双筒镜为例,50代表口径50mm。2 3cm的双筒双筒镜适合白天赏鸟观景,但集光力不足不适合用在天文,手持双筒镜适合5cm以下,5cm以上需要用三脚架支撑。
(二) 倍率:以7X50双筒镜为例,7X代表倍率放大7倍,手持双筒镜建议倍率为10倍以下。不是倍率越高越好,倍率太高容易晃动影响影像品质,需要三脚架支撑,在使用上不方便,而且狭窄的视野会使新手产生大海捞针的恐惧感。
(三) 射出瞳径(Exit pupil):将双筒拿离你远一点,目镜上的小亮圆就是射出瞳径,越大也会越亮。公式:射出瞳径mm=口径mm∕倍率。因人眼瞳孔夜间最大可放大到约7mm,故射出瞳径越接近7mm亮度越高,越适合天文使用,但人眼白天瞳孔只有2至3mm,所以白天赏鸟观景就不须选用出瞳大的双筒,且随着年龄增长,瞳孔越不容易放大到7mm。观看出瞳可以用来检查棱镜的品质,BaK4材质的棱镜最好,没有棱镜遮蔽现象,看到的出瞳孔是完整的圆形,观看影像清晰明亮。BK7的棱镜有棱镜遮蔽现象,圆形出瞳孔内周会产生缺角(削边)。
(四) 视场:透过望远镜所看见的范围,又分为实际视野RFV与眼视视野(视角)AFV两种,常以角度°表示。公式:实际视野 X 倍率 = 眼视视野(视角)。如果你觉得某镜筒看起来窄小、有以管窥天的感觉,那就是目镜视角不够大的缘故。目镜本身视角狭窄或倍率提高都会让你看到的实际视野变小。
(五) 镀膜: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特殊的金属化合物,以减少反光,增加光线透射率,一般至少会镀上一层氟化镁(MgF2),称为单层镀膜,看起来是淡蓝色。多层膜则呈现淡淡的绿光或者蓝紫光;较高级的望远镜内部的光学镜片及棱镜都采用全面多层膜(Fully multilayer coating),可大幅提升亮度、反差及解像力。拿起双筒,让物镜朝向自己并观察反射光,反射光越暗越好,表示光线透射率越高,某些天文用顶级产品,从物镜看下去好像看到黑洞一样。反射光颜色从暗绿、暗蓝到暗紫都有。但所谓红宝石镀膜是将物镜表面镀上一层反射红光波长的镀膜,这种镀膜只会使影像产生减光及色偏现象,让影像变暗、变绿,绝无不良厂商吹嘘的红外线及夜视能力,请勿受骗。
(六) 出瞳距离 (Eye relief):也称为良视距,为目镜到焦点距离,出瞳距离越长,可以在离目镜远一点的方看到整个视野,较适合带着眼镜使用。出瞳距离较短(12mm以下)就无法做到。大部份市面上的双筒均有8~14mm,某些超长出瞳距离HP(High eye point)望远镜有20mm以上。
(七) 成像品质:解像力、反差、色彩还原度、色差与像差等等,这些都是较有经验者在选购双筒时会注意的。
(八) 结构特征:双筒镜光学系统可分为两种:
1. 保罗式(Porro Prism):内部使用两组棱镜,将影像转成正立,体积较大,制作相对容易,有正向保罗和反向保罗设计。
2. 直筒式(Dash Prism):Dash又称Roof屋脊棱镜式,体积小好携带,同等光学品质价格高于保罗式。
(九) 其它标示或名词:
CF (center focusing)、IF(Individual focusing):对焦方式分为CF中央调焦式和IF双眼独立调焦式两种,双眼独立调焦设计用于观景时对焦略不方便,而天体都是在无限远焦距,所以对于天文观测毫无影响,且CF对焦部连动机构若考虑防水处理则需要相当的技术性,故IF式运用在气密防水望远镜较多。
WP(water proof)气密防水设计:镜身内部抽真空灌入高压干燥氮气,以避免潮湿空气入侵而长霉,适合无光害但温差大容易结露的高山及视野佳但潮湿的海边使用,因此专业天文人士及赏鸟者非常喜爱,但防水镜价格比较昂贵。
ED (Extra low dispertion):某些高级望远镜物镜是采用ED超低色散玻璃,可使色像差减至最低。但棱镜及目镜仍会产生色差。
非球面镜片(Aspherical lens):这种光学技术可消除视野外围因球面像差而产生的影像模糊变形现象,使视野从中央到外围达到一致的锐像,光学品质较为优良。
变焦机种(ZOOM):这种双筒望远镜倍率可以调整,如8 25X25表示倍率8倍至25倍连续调整,但因为zoom望远镜通常视角较窄,变焦机构易出故障,相同光学品质的ZOOM望远镜,价格可能是定倍的5倍。因此像LEICA、 ZEISS等顶级知名大厂,也鲜少推出zoom机种

2.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6-19 10:33:04
双筒望远镜像相机一样,可为许多消闲活动增添乐趣。随着放大了的影像,观看赛跑或看到歌剧中女高音的愁苦表情时,便使人产生出亲历其境的感受。
双筒望远镜实质上是连成一对的望远镜。最简单的款式只有两片镜片:凸透前镜和凹透接目镜。伽利略在一说零九年得闻这项荷兰人的发明,随即在二十四小时内给自己造了个望远镜。由于是伽利略发同这种仪器的,故此望远镜又名伽利略系统。
只要放大率保持在低水平——约2.5-3.5x——就观看歌剧、舞台剧、马戏等室内表演而言,选用一副伽利略式“歌剧用望远镜”最好不过。可是,由于看东西所透过的圆光(名为“出射光瞳”)是在镜筒之内,视野范围便受到局限。基于这个原因,放大率超过四倍的伽利略式望远镜显示的圆形影像便十分细小,而视线范围亦狭窄得不切实际。
发明了这种望远镜后不到三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发明了一副望远镜可装置两片厚(正面)镜片。这样一来,出射光瞳便置于仪器这外,既提高了放大率,又扩宽了视野。可是,显示出来的影像却是倒转的。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制造商需要第三种镜片。那可以是一片额外的镜片,但会使望远镜变得十分长,或是利用棱镜使影像倒正过来,同时又能缩短镜筒的长度。棱镜是光学仪器中的硬镜片,表面扁平、不对称,故必须加以精确的打磨。
最广泛使用的双筒望远镜用的棱镜是由普路(Ignatz Porro)教授约于一八八零在巴黎发明的。普路棱镜颇为厚重,但由于只有三面需要打磨,故此易于制造;加上镜片相当大,可让全部光线射进望远镜内。普路棱镜的使用,令双筒望远镜内的接物透镜置于镜筒主体以外;这个特点使得“普路望远镜”有个独特的外观。由于两片接物镜分隔开来,于是增加了——有时甚至夸张了——影像的立体感(即“体视镜”的特质)。
现代双筒望远镜的直管设计亦提供了极佳的立体效果。尽管这类望远镜实际上是用上了几种不同的棱镜设计,它通常被形容为roof-prism“脊形棱镜”双筒望远镜。由于脊形棱镜没有普路棱镜那么笨重,故此造出来的望远镜体积较小、重量较轻,而且外形较为流线——但效果并不较佳。棱镜之能够达到望远的效果,是单*保存由接物透镜和接目镜形成的影像。
与普路棱镜相比,脊形棱镜系统较为复杂,而且由于公差须准确,制造起业也较困难。故此,即使是最优秀的脊形棱镜也比顶级的普路棱镜含有较多的角偏差。这样一来,品质便有点儿受到影响,不过,大多数使用者都好像没有觉察到这一点。
我们能够觉察到的是,这类成一直线的微型镜片很多都不能产生完全浑圆的出射光瞳。要是光瞳不是造得绝对浑圆,若干光线便流失了,产生出来的影像也就显得阴暗了点。这个缺点十之八、九是由于使用的棱镜不够大,无法从接物透镜接收到整束光线,不过,光道内有机械障碍也可能是另一个成因。
高质素的双筒望远镜通常含有双镜片的接物透镜,或者贴合在一起,或者分隔开来,制造有如望远镜摄影的效果。这样子便再度缩短镜筒的长度。为了消除颜色上的差距,使用两种不同镜片是有其需要的。所谓消色差也就是将光谱上的两种颜色带到同一个焦点上。
最佳接目镜是含有四至六块镜片,跟照相机的镜片相类。这种颇为精密的设计有助于扩宽视野,并提供高视觉质素。
现今双筒望远镜品质极佳,主要是因为制造玻璃和镜片加膜的技术进步了,使制造商更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尽管接物透镜能为我们肉眼制造出美妙的影像,但在菲林上的影像却乏善足陈。我就不会向大家推荐将棱镜望远镜用作相机镜头——即使是上佳的棱镜望远镜。市面上最便宜的400或500毫米的相机镜头造出来的影像,比从任何望远镜所能取得的影像都要优胜。
怎样使用棱镜双筒望远镜
首先,屈曲铰位,调校两片接目镜之间的“双目间距离”。调校好后,你便会看到单一的、圆形的视野——并非电影或电视上常见呈哑玲形状。

然后,松弛双目,最好凝望天际。接着,利用望远镜看东西,慢慢控制镜筒,直至两个影像形成一个圆状。假如你的望远镜在铰链上附有双目间的标尺,你就要记下它,因为他人使用望远镜时或会搞乱了,而将望远镜合起来放回盒子里时也会弄乱了先前的定位。
现时市面上的双筒望远镜的款式大多数设有中央对焦设备,利用一个装在铰链上有刻痕的转盘,同时间将两个镜筒的事物距离调校妥当。此外,目镜之一(通常是右眼那方)有个独立的视力调校掣。这个装置可补救两眼间视像差异。视力调整器通常以屈光度数校准,或利用两边没有数字的标记校准。
把望远镜朝向远处一件物件,张开双眼,然后用手遮盖着右面的接物透镜。利用中央对焦转盘为左眼取得远处景物一个清晰的焦点。快速转动转盘,直到影像清晰时便立即停下来。然后盖着左眼的镜筒,转动目镜的调整项圈,为右眼对焦。同样快速转动,一到影像清晰时便立即停止转动。
我提议你用报告团轮流覆盖接物透镜,另方面双眼则保持张开。很多使用者调校时只是将眼睛轮流合上,这样做会令张开的一只眼过劳,结果调校出来的影像便不够清晰、准确。
要避免缓慢地细地细意调校,这样做亦会导致调校不准,因为我们的眼睛有能力适应不清晰的影像。留意双目间距离的调校位置,待下次调校时作为依据。假如这个调整做得准确,便可成为所有观察距离的标准读数。
尝试训练自己能够稳定地握着望远镜。若使用强力望远镜,这种技巧尤为得要,放大倍数为十倍及十二倍时,手若不定,影像便会抖颤得十分厉害。我的方法是抓紧两上镜筒,利用腕力将一个镜筒指的挂上,另一个挂下。这种等轴挂镜筒法可抵消两种力度的冲突,故此即使使用10×50的望远镜,双手也能反持稳定。
观鸟 爱鸟之人极多,各款可以想像得到的棱镜双筒望远镜都被用作观鸟之用。当然最理想是拥有一部可以稳握手中,而接物透镜又够大的强力望远镜。这样即使是在昏暗的环境下,仍可清晰地观看景物。最好莫如使用一个十倍望远镜,例如是Opotolyth Alpin 10×40。这种普路型的棱镜望远镜机身极为轻巧,重量只有470克,配以黑胶外壳,在起伏不平的郊野地区使用尤为合适。很多设计优良的8-10X观鸟望远镜都装在坚固的直线脊形棱镜,可选择8×30至10×50的望远镜。请记着,要是你能接受放大倍数较低的望远镜,例如8×,事实上还可用于其他兴趣方面。然而,观鸟不能使用超精密的脊形棱镜望远镜,因为它太轻,太细,难以稳握于手中。
剧院 对于喜欢观看舞台剧、室内体育节目的人士来说,袋装低倍数双筒望远镜是最有用的装备,但紧记要将放率经常保持在4×以下的低倍数。想想十九世纪法国的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效能,便知道毋须高放大倍数。这种老式的望远镜手工精巧,表面镀上了一层珍珠膜,在专卖旧货的跳蚤市场只售二十美元,便可提供三倍的放大效能,令使用者能舒适地观看景物。这类伽利略望远镜时至今日仍有制造,连接双筒的部分采铰接式设计,用者可随意调校,以适合双目的距离。另外也有装有一片脊形棱镜的小理产面棱镜望远镜。3.5×15上下的望远镜是理想的选择。在购买棱镜望远镜时,记紧纵横驰骋检查其近距对焦能力,因为这种效能有助你调校幻灯机的焦距,并助你看清无法走近观看的细小物体。
狩猎 爱好狩猎的美国人经常跑到老远的地方去打猎,故此大多选用7×35或8×30比较坚固精细的望远镜。近来他们又喜欢使用中度放大率而接物透镜较大的望远镜,例如是Leitz Trinovid 7×42B。这款望远镜的出射光瞳直径6毫米,在昏暗环境下的清晰度有17之高。但欧洲的猎人由于经常埋伏在遮帘后面,故大多选用规格比较复杂的望远镜,如特长的Zeiss/Hensoldt 8×56型。我以为最好选用镜身较细、较轻的望远镜。这些7×42系列的望远镜实际上比Leitz出品的10×40系列更长、更重,但在光学上的观点而言,它是一种设计精巧的望远镜,而且携带起来仍算得上方便;这系列的望远镜备有配上橡胶外壳的款式出售

(以上观点仅代表回答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最新知识>>>
.请问网上如何购买望远镜?
.请问望远镜镀红膜和绿膜有什么
.请问望远镜的性能主要取决与什
.急求一张简单望远镜的设计制作
.请问观鸟镜和普通望远镜的区别
.哈尔滨望远镜哪个地方卖的便宜
.请对几款主要望远镜品牌做一下
.请问北京的望远镜专卖店有哪些
.请问望远镜的光学原理是什么?
.请问桌面望远镜的特点?
 
美国博士能Bushnell 天文望远镜788840 1300x100 天文地景两用 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IT88价:¥8890(含运费)
ORPHA奥尔法 1200HD 数码拍照望远镜 8X30 摄像照相一体数码望远镜
IT88价:¥3580(含运费)
美国Tasco SpaceStation 70x800 折射天文望远镜 49070800 红点寻星镜
IT88价:¥1980(含运费)
美国tasco双筒望远镜100832 8X32 大视野 自动对焦高清望远镜 球赛望远镜
IT88价:¥1180(含运费)


Beijing CCIT e-commerce Company
北京中视互联公司
IT88户外光学商城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数码大厦A座1111(地铁人民大学站)
010-5722.1003 18600872982

京公海网安备
110108000044号